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東亞儒學原典與論著選讀
Selected Readings of Classical Texts and Commentaries of East Asian Confucianism 
開課學期
109-1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國家發展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張崑將 
課號
NtlDev8037 
課程識別碼
341 D151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必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四6,7,8(13:20~16:20) 
上課地點
國發202 
備註
博士班「中國大陸與東亞研究「學組必選課程。
總人數上限:10人
外系人數限制:2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91NtlDev8037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1. 儒家核心思想是「仁學」,故本課程選擇「東亞儒者的仁學」思想原典,帶領同學深入探索仁學在東亞的多元性發展與特色。將以黃俊傑教授出版的《東亞儒家仁學史論》作為文本的討論基礎。
2. 本課程以東亞「仁」學思想為探索重點,區分三部分,第一部分「理論基礎」,第二部分「東亞儒家仁學的起點與內涵」第三部分「東亞儒學仁政理論及其實踐問題」等三個主題,環繞在東亞「仁」學思想的課題上,探索東北亞中國、韓國與日本的儒學詮釋、發展及其交流之關係。
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之教學目標在於透過對東亞仁學理念與實踐,引導同學研讀東亞仁學思想史領域中之主要課題及其相關研究論著,以探索東亞國家中的儒學發展、交流與詮釋關係,並由東亞各國儒學與佛學發展的不同脈絡,分析各國文化民族性之共性與殊性的激盪與融合過程。 
課程要求
1.每週以討論形式為之,每講以研究論文的問題導向作為討論的重點,亦輔助以相關重要文獻之解讀(每週閱讀之原典另行指定)。
2.作業:配合講授單元之主題,每講均指定「仁」學原典及論文一篇或兩篇,學生必須事先研讀,並負擔分配各報告主題與評論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 
指定閱讀
一、 指定閱讀(每週指定閱讀資料見每週進度)
黃俊傑:《東亞儒家仁學史論》(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17年1月)。

【主要參考書目】
1. Chun-chieh Huang, East Asian Confucianisms: Texts in Contexts (Göttingen and Taipei: V&R unipress,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, 2015)
2. 山室信一:《思想課題としてのアジア:基軸・連鎖・投企》(東京:岩波書店,2001)。
3. 黃俊傑:《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及其理念:互動、轉化與融和》(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10)。
4. 黃俊傑:《東亞儒學:經典與詮釋的辯證》(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07)。
5. 黃俊傑:《德川日本《論語》詮釋史論》(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08)。
6. 張崑將,《德川日本儒學思想的特質:神道、徂徠學與陽明學》,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07年。
7. 子安宣邦:《東亞儒學:批判與方法》(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04)。
8. 韓東育,《從脫儒到脫亞》(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10)。
9. 丸山真男著,王中江譯:《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》(北京:三聯書店,2000)。

二、 延伸閱讀(請詳述每週延伸閱讀)
【延伸閱讀書目】
1. 黃俊傑:《思想史視野中的東亞》(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16年)。
2. Chun-chieh Huang, Humanism in East Asian Confucian Context (Bielefeld: Transcript Verlag, 2010)
3. 高明士主編:《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:儒家思想篇》,臺灣大學歷史學系,2003。
4. 柳承國:《韓國儒學與現代精神》(北京:東方出版社,2008)。
5. 林月惠:《異曲同調:朱子學與朝鮮性理學》(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10)。
6. 楊祖漢:《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》(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05)。
7. 李明輝:《四端與七情: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》(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05)。
8. 張崑將:《陽明學在東亞:詮釋、交流與行動》(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11)。
9. 張崑將:《日本德川時代古學派之王道政治論──以伊藤仁齋、荻生徂徠為中心》(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05)。
10. 韓東育:《從請封到自封:日本中世以來「自中心化」之行動過程》(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16年12月)。
11. Robert N Bellah, Tokugawa Religion: the Values of Pre-industrial Japan (Glencoe, Illinos: The Free Press, 1957). 王曉山、戴茸譯:《德川宗教》(香港:牛津大學出版社,1994)。
 
參考書目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學期作業 
50% 
撰寫與課程相關的學期作業。不得抄襲,發現抄襲以0分計算。 
2. 
課堂參與 
40% 
超過三次未到,以不及格論。 
3. 
酌予加減分 
10% 
上課積極討論,態度認真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7  課程簡介與導論 
第2週
9/24  東亞思想交流中的「脈絡性轉換」:「去脈絡化」與「再脈絡化」
閱讀:《東亞儒家仁學史論》第一章 
第3週
10/01   中秋節放假 
第4週
10/08  〈東亞儒學的新視野及其方法論問題〉
閱讀:《東亞儒家仁學史論》第二章
 
第5週
10/15  東亞儒家「仁」學的起點:修身理論的核心概念
閱讀:《東亞儒家仁學史論》第三章
 
第6週
10/22  東亞儒家「仁」學的內涵(一):「克己復禮」章的詮釋
閱讀:《東亞儒家仁學史論》第四章
 
第7週
10/29  東亞儒家「仁」學的內涵(三):朱子〈仁說〉及其在德川日本的迴響
閱讀:《東亞儒家仁學史論》第五章
 
第8週
11/05  東亞儒家「仁」學的內涵(二):佛門人士的新詮
閱讀:《東亞儒家仁學史論》第六章
 
第9週
11/12  【期中精簡報告】確定報告主題與初擬大綱 
第10週
11/19  東亞儒家「仁」學的內涵(四):朝鮮儒者對朱子〈仁說〉的迴響
閱讀:《東亞儒家仁學史論》第七章
 
第11週
11/26  東亞儒家政治思想中的「仁政」論述及其理論問題
閱讀:《東亞儒家仁學史論》第八章
 
第12週
12/03  東亞儒家政治思想中的「仁政」之實踐(一):管仲論及其相關問題
閱讀:《東亞儒家仁學史論》第九章
 
第13週
12/10  東亞儒家政治思想中的「仁政」之實踐(二):湯武革命說的辯論
閱讀:《東亞儒家仁學史論》第十章
 
第14週
12/17  總結(一)
 
第15週
12/24  期末報告(一) 
第16週
12/31  期末報告(二) 
第17週
2021/01/07  總結(二)